读书笔记

最近一段时间,在很多地方看见对《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本书的推荐和评论,我以为这与疫情三年,尤其是2022年很多地方商业银行暴雷,地方城投破产,地方政府财政危机等社会热点问题高度相关。 2021年年末,我读过这本书,当时即印象深刻。在2021年阅读总结中曾写下如下的阅后感想: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兰小欢,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这是2021年看完的最后一本书,刚好是在微信读书中的读完的第100本书。这本书把中国地方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扮演的角色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活动等因果关系解释的通俗易懂。撤乡设镇,区等政策,促进了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发展,94年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财

阅读更多

2022年阅读总结。这一年主要是在微信读书上读书,没有购买任何实体书。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研究,阅读苏轼,因而阅读完的其他书籍数量比之前少了很多。特意把苏轼研究的阅读书目独列出来。(专题网站,www.sudongpo.cc , 苏轼相关资料汇编) 新冠第三年(现在看来应该是最后一年了),有比较多的时间休息,反而阅读的书籍数量不如前几年,叹叹! – 初稿于2022年12月22日,完稿于2022年12月30日(腊月初八生日)。 苏轼研究 1. 苏轼与章惇关系考.刘昭明.新文丰出版公司.2011年6月 虽然没有什么新颖观点,资料很详实。 2. 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杨子怡.四川出版

阅读更多

在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一书中,有引用南宋王明清《挥麈后录》里的一段记录,《挥麈后录》里原文如下: 卷七,《高俅本东坡小史》 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笔扎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元符末,晋卿为枢密都承旨时,佑陵为端王,在潜邸日,已自好文,故与晋卿善。 在殿庐待班,邂逅。王云:“今日偶忘记带篦刀子来。欲假以掠鬓,可乎?” 晋卿从腰间取之。王云 :“此样甚新可爱。” 晋卿言:“近创造二副,一犹未用,少刻当以驰内。” 至晚,遣俅赍往。值王在园中蹴鞠,俅候报之际,睥睨不已。王呼来前询曰:“汝亦解此技邪 ?” 俅曰:“能之。” 漫令对蹴,遂惬王之意

阅读更多

《笔下流金:西方文字书写史》(原名The Golden Thread: The Story of Writing),作者是(英) 埃万·克莱顿(Ewan Clayton),2022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应该是在汉仪字库的公众号上看见推荐这本书,就在微信读书里订阅了,没过几天书就上架了。当时有点惊奇,我在微信读书里订阅的书很少有这么快就上架的,惊奇之余,很快就把书看完了。 这本书主要介绍西方书写历史,起源,嬗变,影响书写的因素,书写材料等等。其中最出彩部分是关于字体的介绍,估计这也是汉仪字库引进这本书的初衷。因为不是字体方面的专业人士,对这些其实兴趣不大。读完整本书,除了整理读书大纲

阅读更多

这篇记录躺在我的有道云笔记里很久了。本来想仔细研究下太一生水,后来发现了解越多,越复杂,感觉被绕进去一样。写不下去,草稿就被留在了笔记记录里。这次整理笔记把这篇又翻出来了。 太一生水,意思就是天一生水,因为和自己博客名称一样,于是想再次整理下太一生水竹简的文本内容,就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太一,又称太乙、泰一,本是哲学概念,后发展成星名、神名。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又称“道”。整体上看,学界的争议在于太一生水说的是宇宙运行的规律,还是宇宙起源?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一份竹简–《太一生水》,共存十四枚(其中“太一生水”章共8枚),其形制及书体均与同时出土的《老子》丙相同,

阅读更多

最近整理有道云笔记,发现之前零散的一些读书笔记,做些归纳整理。 这本《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分上下两册,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七版。大约2021年4月从图书馆借阅的。 1.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受到挑战。 2. 人性是一种巨大的潜在性,因社会影响而具有多种可能性。也有不同观点,人生来热爱和平,或者好战! 3. 商朝文明不同于亚欧大陆其他文明在于中国地理上的封闭性。 4. 古希腊罗马,印度,中国文明。 5. 中国文明未产生祭司,独特的现世主义。 6. 伊斯兰教更早开始全球扩张。 7. 突厥,蒙古人入侵。 8. 传统儒家文化稳定,韧性

阅读更多

我曾经写过–刘禹锡与玄都观,桃树及种桃道士一文,介绍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典故。整理苏轼诗词作品时发现苏公也非常喜欢用这个典故,钟情于刘郎,桃花桃树,种桃道士,玄都观这一个个梗!总结如下: 南乡子 席上劝李公择酒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 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后栽。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在赴密州知州任途中经过湖州,参加了李常的洗儿宴,席上劝李常酒,作下此词。李常是时任湖州知州,而上一任知州是孙觉。(词里提到的髯孙指孙觉,短李指李常) * 李常(1027~1090),字公择,南康建

阅读更多

最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苏轼(整理了苏轼的作品,生平年谱,世序,官职,宦游路线,交游对象等。见:su.jiangyu.org),有点上瘾,有些心得,写点总结,做点记录。 祖上,籍贯 苏轼祖籍四川眉州眉山,苏洵认为自己这一脉是唐代苏味道之后(难于确实,附会而已),苏味道是唐赵州栾城人,所以苏轼自称赵郡苏轼,苏辙有《栾城集》。而苏轼死后,为何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部),说法很多,莫衷一是,难有定论。唯一有迹可循的是苏辙在《亡兄子瞻端墓志铭》提到的“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嵩山旁支箕山即在郏县内。当然也可能与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的想法有关。苏轼之后,苏辙,以及两人的很多后代均归葬于此

阅读更多

机缘巧合下,偶然观看了一场在线直播的讲座。由北大与中公教育联合举办的 北大学堂 平台,每周三晚上7点,会有一场直播讲座。我听到的这场讲的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听完感觉讲的很好,这里做些记录,算是听后笔记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千里江山图》评价很高,以下简介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故宫名画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千里江山图》卷,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

阅读更多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