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天一生水”及河图洛书

因为博客名的缘故,一直对“天一生水”很上心,之前写过战国郭店楚简–太一生水(2022年),很久以前还写过天一生水和安防及古代火灾防范(2019年),关于“天一生水”(2017年),以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2012年)。读完李泽厚的《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一书,里面有篇文章论及郭店楚简及“太一生水”,让我又有了新的启发,想再写写“天一生水”。

李泽厚《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初读《郭店楚墓竹简》印象纪要(1998)
八、“太一生水”。何谓“太一”?表面看来,特别是按照我们今日已很习惯运用的西方哲学史的视角来看,非常容易把它当作宇宙万物的客观“本体”或最终“实在”,即Logos或“道”。但实际恐未必如此。我疑其来由或根源仍在上述先民的原始巫术仪典。很可能,上古先民将巫术仪典中所可感受却不可测度难以言说的巨大神秘力量谓之“太一”。“太一生水”很可能是先民对巫舞致雨的客观理性化的提升理解。包括今本《老子》的“无,(厚按:巫也,舞也)名天地之始”,恐亦此之遗痕。巫舞致雨对先民及万物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具有如此决定性的巨大意义,因之用致雨的种种力量来解说宇宙的生成和变化,说它生天生地,成神明成阴阳成四时,而乃相当自然或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李泽厚所述,后世认为天一,太一,太乙,泰一都是同一个意思,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又称“道”,原因可能是“习惯运用西方哲学史的视角来看”。

他把天一生水理解成是对原始先民“巫舞致雨”这一行为的理性化总结。让人有拨雾见云之感。

一般认为“天一生水”来源于“周易”(《尚书大传·五行传》,《周易·系辞》)及(或)“河洛之书”(除此,先秦时期的很多著作均可见“天一生水”。见上述我曾经写过的文章)。如果能搞清楚“八卦”,“周易”,“河图洛书”等的先后顺序,“天一生水”的流传就会清晰。

以下是我认为的“天一生水”渊源流传顺序。(实线箭头表示确信的,虚线箭头表示猜想,怀疑)

“天一生水”渊源流传

河图,洛书究具体为何物,宋以前的古籍文献一直未有明确说明,记录语焉不详。至五代末宋初的陈抟(道士,道教学者)在其著作《龙图易》中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图(同书中还有先天图、太极图等)画了出来。其后,北宋易学家刘牧研习《龙图易》,将陈抟的这两幅图命名为河图,洛书(《易数钩隐图》)。这是河图洛书作为图像最开始进入历史记录,北宋及后世对此二图研究者众,众说纷纭。

(宋末元初)熊禾《勿轩易学启蒙图传通义》中的河图洛书

从流传至今的图看,陈抟所画的“洛书”就是九宫格,而“河图”与八卦图相关。(此时二图的灵感可能均来自“八卦”,“周易”?)

往上追溯,“河图洛书”最早见于记录,始于西周初期王宫史官记载的《尚书·顾命》篇:“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周康王即位,从周成王那里继承了八件国宝玉器。当然有不同观点认为此处的河图不是玉器,而是治国的箴言秘籍或者图册之类,也即后世所谓的河图洛书。)

先秦时期关于河图,洛书的文字记录还有:
《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易·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以后,在汉代刘歆、孔安国、杨雄、班固等人的著作中也屡有提及。

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九筹》)。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此处的“洪范”即《尚书》洪范篇。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春秋战国后期或两汉儒者所作。故后世《尚书·洪范》篇也称“洛书”。)

汉初著作《大戴礼记》中记载的明堂九室,西汉未年著作《乾凿度》中的九宫说,在9个数的方位配置上与陈抟所画“洛书”完全一致。明堂大约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兼具礼义祭祀作用的建筑物,深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整体上看,中国古代的学者大多认为是伏羲受河图启发而创立八卦,《周易》源自八卦。

当然,有不同看法。北宋欧阳修,在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

北宋以后,可能因为有了陈抟所画河洛二图的基础,人们普遍认为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的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河”,指星河,银河,河图其实是星图。太极,八卦,周易,风水,六甲,九星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无论真相如何,后世对河图洛书的理解往这些方面发展了,表现出了数字崇拜,时空,天文,地理等知识。

以上,可以看出,河图洛书应该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和理解,即史前,先秦,北宋初。

回到开头,无论“河图洛书”,“八卦”,“周易”谁先谁后,“天一生水”概念应该是最先出来的。将原始先民“巫舞致雨”看成“天一生水”的源头,朴素的理解,可能是最符合实际现实的,返璞归真。而这种理解与我将“天一生水”英文翻译成’onewater run’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哉!

扩展阅读:

  1. 百度百科:河图洛书
  2. 河图、洛书、太极图
  3.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书籍
  4. 河图洛书概述
  5. 关于河图、洛书的最初记载
  6. 维基百科:河图洛书
  7. 朱熹:《周易本义》
知来路,识归途,见前程 博客域名DNS解析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