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

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政府,挥师北伐时,广东军阀陈炯明于1922年6月16日(这个日期,后面多次出现)在广州发动兵变,围攻总统府。

孙中山立即转移到珠江上的永丰舰(后称中山舰)上,继续讨逆。8月9日,在与陈炯明叛军激战55天后,被迫离开广州,这是孙中山所遭受的一次最痛苦的失败。

孙中山认识到利用军阀打军阀道路已走不通,他需要寻找一个可靠的外国同伴,最终他找到苏俄,并派出代表团(“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俄。

此时的苏俄作为一个新生国家,需要打破世界的孤立并与其他国家建交,当孙中山使者找上门的时候,双方一拍即合。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得以正式确立。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后历次奋斗失败的教训时,认为推进革命工作必须以教育为基本,“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同时要创建一支忠于党,忠于自己的军队。而要建立这样的军队,必须要有培养军官的学校,于是他决定创办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文学校即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改称国立中山大学),武学校即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黄埔长洲岛

黄埔长洲岛长约4.2公里,宽约2.1公里,陆地面积7.23平方公里,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因形状狭长,故名长洲岛,又因地处黄埔,又称黄埔岛。原是珠江口内的岛屿,由珠江的泥沙冲积而成,其主峰大石岗为花岗岩的山岗,海拔89.4米。东、南、西部地势较低,而北部山岗较多,地势高。

黄埔长洲岛码头牌坊

在苏联顾问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黄埔长洲岛上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军校的位置之所以选择广州东南的黄埔长洲岛,因为这里战略位置重要,是海路进入广州的咽喉之地。军校所在的北边为全岛地势最高处。

当时孙中山身边只有海军是最忠诚可靠的,军校设在长洲岛,周围有海军舰艇驻泊,可以提供可靠的安全屏障。(现在此处仍然是战略要地,有海军驻扎,进入黄埔军校旧址参观,需要穿过海军军营。)

黄埔军校区位示意图

其二则是成本考虑。军校创建之初,经费相当困难。而黄埔长洲岛上原有广东陆军小学和广东水师学堂的旧址可以利用,只需稍加修葺就能作为军校校舍。军校2月13日起开始修缮校舍,至4月17日即告竣工。

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率国民党党政军要员出席。在两年前的同一天,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黄埔军校在这一天开学,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孙中山有意为之。

黄埔军校旧址

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的手笔。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陆军军官学校”横匾

黄埔军校建立初时,门口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纪念馆文创

门柱上也书写着一副对联,但是这副对联时常更换,在建校初期,写的是“嘉宾戾止,我武惟扬”,孙中山去世之后,这副对联就改成了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在二门门口曾经也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介石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现在没有这个布置了)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黄埔军校总共办了六期(军校在黄埔长洲岛上一共办了七期),而这六期恰恰也是整个黄埔的精锐。

民国十六年(1927年),黄埔军校迁至武汉,宁汉合流后,又迁至南京。抗日战争爆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迁至成都。1949年12月,黄埔23期大部分学员随“国府”迁台,1950年10月,台湾当局以黄埔24期在高雄凤山区“复校”。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是“黄埔军校”第44期毕业生。1979年5月16日,林毅夫从金门泅海约2公里,游到大陆厦门。

几经沧桑,原在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旧址建筑及周边环境已有很大改变,其校舍的主要部分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

广州解放后,黄埔军校旧址等主要建筑由南海舰队驻岛部队接管使用,另一部分划归黄埔造船厂。

1965年,南海舰队重新修建了军校校门。

1984年,南海舰队将黄埔军校旧址等文物建筑移交广东文物管理部门。

198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黄埔军校一期生徐向前题写了馆名。

黄埔军校一期徐向前题写的馆名

1996年,广州市政府决定按照“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复原重建黄埔军校校本部。

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logo

黄埔军校校本部原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呈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

黄埔军校内进

典型岭南风格的屋脊

典型岭南风格的屋脊

二层结构建筑

楼梯及走廊

连接的回廊

主要建筑沿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

房梁

学院宿舍

学院宿舍

校长室,远处是钢琴?

校长会客厅有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中正的。这副对联很工整,表达了军校师生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

校长会客厅一角

旧址西南面,建有剧场式的俱乐部,其西侧设有游泳室,水兵训练之用。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孙总理纪念碑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军校南面八桂山上建立了孙总理纪念碑。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纪念碑顶上竖立了孙中山铜像。

孙总理纪念碑

纪念碑坐南朝北(国内纪念碑大多是坐北朝南的),隐含着中山先生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铜像、平台及交叉上山的阶梯,构成孙文的“文”字。

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代表军校在此办了7期,军校师生参加了5次战役。

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碑身背面刻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刻有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总理训词。

纪念碑顶的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高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铸造的。梅屋庄吉一共铸造了4具孙中山铜像,另外3具现在分别安置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

纪念碑山壁用石材护坡,表面镶有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

校训“亲爱精诚”

此时景区正在维修,不能进入参观,只能远远的眺望。

远眺孙中山纪念碑

北伐纪念碑

北伐纪念碑位于长洲岛济深公园(以时任军校副校长李济深名字命名的公园)内,是为缅怀北伐中“黄埔军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的功绩而建,由时任军校代理教务长的何遂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主持建成。

北伐纪念碑南西两面

碑南面为正面,刻着“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22个大字。碑西面镌着“为民牺牲”,东边镌着“捐躯救国”,北面刻有“中华民国十八年二月敬立”。

北伐纪念碑北东两面

纪念碑碑座南面有何遂所书碑文,其中写道:“平岗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

北伐纪念碑底座南面的碑文

碑座另外三面刻着黄家谦(时为军校军官班主任)书写的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名。(由于其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大部分共产党员阵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记。)

北伐纪念碑底座所刻牺牲学生名单

“文革”期间,纪念碑的文字全部被用水泥填平。1984年4月修复,1988年11月增修梯级,以便参观。

北伐纪念碑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坐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岗,万松岭北麓,离军校距离仅数百米。中间现在有海军军营阻隔,需要绕道2-3公里才能到达。正因为这个情况,这里现在是人迹罕至,在参观的一两个小时里,仅仅只有我一个游客。

墓园中埋葬的是黄埔军校师生参加两次东征,平定滇桂军叛乱以及沙基惨案中牺牲的烈士遗骸,一共516名。

墓园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12月动工新建,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16日落成,校长蒋中正亲自主持墓园落成典礼。整个墓园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后枕万松岭,气势雄伟,有“小黄花岗”之称。

墓园门前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增建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整个纪念坊高约10米、宽约47米,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有3个大石拱门,是一座凯旋门式建筑。蒋中正篆文题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周围镌刻棕色陶瓷花边,棕色琉璃瓦顶,庄严美观。

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

蒋中正题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

纪念坊背面

1991年新建了东征史迹陈列室。整个建筑采用中国传统歇山顶形式加以现代化处理手法,梁架体系采用了传统南方的穿架形式,柱头,雀替等部位以传统元素加以现代化表达。(据张莎玮硕士论文《广州陵园研究》)

东征史迹陈列室

东征史迹陈列室

经过东征史迹陈列室往前就是墓道。墓道依山势用花岗石板铺成,年代久远,似乎缺乏维护,有些残破不堪。比较奇怪的是墓道没有正对陵墓,而是拐了一个大约120°的弯。站在墓道上,完全看不见前方不远处的墓冢。

墓道上完全看不见陵墓

墓道两侧各建一座绿色琉璃瓦顶凉亭,形质不一。

六角凉亭

八柱方形凉亭

墓冢平台面积很大,庄严肃穆。四周边绕铁栏杆,正中建有方形花岗石碑亭,亭中石碑刻“东江阵亡烈士墓”7个大字(不知何人书法)。墓冢前有一座水磨石米的长方形大拜桌。

有一种说法:在墓冢中央的石碑之下埋有刘尧宸的尸骨。刘尧宸曾任孙中山卫队团参谋长,后任黄埔军校教官,在第二次东征中牺牲,时任团长。他是在东征战役牺牲官兵中,官衔最高的,后被追认为中将。

东征阵亡烈士墓冢

东征阵亡烈士墓碑

东征阵亡烈士墓冢

墓冢后面是纪功坊,高约10米,坊上横额刻“东江阵亡烈士纪功坊”,款署“民国十五年八月张人杰敬题”。

张人杰,即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蒋中正能担任黄埔军校首任校长,即源于张静江的极力推荐。

纪功坊

纪功坊题字

纪功坊特写

墓冢,墓碑,碑亭以及后面的纪功坊布局和设置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几乎完全一样,“小黄花岗”之名名副其实。

纪功坊内有四块石碑,分别是《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纪念碑》、《陆军中将刘君墓碑》,《东征阵亡烈士墓重修碑记》和《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题名碑》,原均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刻建,“文革”期间被砸毁,现碑石为1984年据原碑拓本重刻。

因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阵亡将士纪念碑中记录的只有国民党将士的名字,共238人。(在各役中牺牲的黄埔军校师生共有516人。)

纪功坊后有军校入伍生和学生墓,“文革”期间遭破坏,1984年恢复。

军校入伍生和学生墓

军校入伍生和学生墓

墓园的东西两翼还有墓家,东边是蔡光举烈士墓,西边为“少将墓”。两墓均在“文革”中被破坏,1989年重修。

蔡光举烈士墓四周有钢筋水泥栏杆,并以铁链环绕。石碑高约4米,正面刻楷书“蔡光举烈士墓”,款署“民国十五年八月”、“谭延闿敬题”。

蔡光举烈士墓

蔡光举,贵州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任营党代表,敢死队队长,2月16日在攻打淡水城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1岁,被誉为“黄埔军校牺牲第一人”。

“少将墓”为黄埔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少将17人的合葬墓。这17位少将是1936年“两广事变”前后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中牺牲的。墓碑上有粤军将领李汉魂题写的“正气长存”四个大字。

少将墓

少将墓

古来征战几人回。参观完坐船离去,看见有军舰及潜艇停靠在码头,不知是休整还是改造。百度了下,居然是现役的舰艇,而且看舷号,应该还是主力舰艇。

停靠在码头的舰艇

停靠在码头的军舰

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远处可眺望见广州塔。只是没想到我的镜头上居然落了这么多灰尘。

波光粼粼

佛山梁园 佛山祖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