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先像”引起的一些思考

最近看巫鸿的一本关于摄影在中国发展的个案研究的书(《聚焦:摄影在中国》),里面提到“祖先像”的概念,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巫鸿认为1860年前后在中国(主要是香港和广州)拍摄了很多官员,贵妇照片的美国人弥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其拍摄造型方式模仿自中国的祖先像。

的确,这种拍摄时人物正襟危坐,双臂微微张开,两手略微放置于两腿之上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祖先像如出一辙。

祖先像一般悬挂在家族宗庙祠堂,风格似乎总是如此,千百年来一直没什么变化。穿着特定的衣服(身份,礼制),给人于庄严感。

范钦肖像图.天一阁博物院藏

以此类似的还有历代帝王图,先贤图等。这些似乎都是定式,范式。

进一步考察研究,巫鸿发现这些照片中的人物身份是虚假的,是模特穿上特定的衣服(比如官服)摆拍的。而拍摄这些照片的目的是销售给西方人,以满足他们猎奇,比较等心理。这意味这种肖像的“范式”是中国特有的。这些肖像的“范式”是中国文化发展,流传下来,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否则不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如此根深蒂固。

与祖先像类似,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有自己的肖像“范式”,比如证件照。扩展开来,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类似的“范式”。

如下面这张很典型的摄影照片,我曾经做过分析(见清明上河图及其他一文)。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湖南郴州瑶族村落考察

这种新闻写实的照片很常见,却又很有代表性,完全是中国式的,我们不应该做好或者不好的价值判断,而应该看到这一新闻(报道)构图方式或者说政治文化应该已经是一种定式,范式了(至少目前是,能否流传保留下去另说)。

从“祖先像”这样的肖像画,到现在新闻报道图片,说明我们始终还是在遵循定式,范式。

在中国文化语境里,“祖先像”(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帝王像,先贤像)范式,定式的目的无外乎两种,能受人尊敬,或者让人敬畏。古今皆然。

把这种范式扩展到其他文化圈,西方人能有同样的感受吗?应该不会,上面提到的模仿中国“祖先像”的摄影作品,就是被当作猎奇,审丑的商品贩卖的。

反过来,西方的某些范式我们反而能理解,比如法新社的一组名为“帝国黎明”的摄影作品,现在中国人很容易理解其背后隐藏的含义。

法新社“帝国黎明”系列作品之一

如此,现今我们还是生活在西方构建的话语,文化体系里。然而如同鲁迅在杂文里说过的,“裹脚和高跟鞋,相差也不见得有多么远。”

我们应该跳出去吗?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自我意识 苏轼的《枯木怪石图》被上博收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