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及其他

去年年末看完《宋徽宗》及《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对南宋初年那段历史来了兴趣,紧接着最近看完王曾瑜的《宋高宗传》,按图索骥又找到王的《尽忠报国:岳飞新传》,以及对岳珂编纂的其祖父的相关史料进行翻译注释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译注》(在王曾瑜的译注版本基础上再次编辑的),有很多想法,写出来,当做读后感,读书笔记。

后来得知王曾瑜是邓广铭的弟子,而邓则是公认的二十世纪宋史研究第一人。邓师承胡适,傅斯年,陈寅恪等人,还曾短暂做过陈寅恪的助教(陈曾给邓的书《宋史职官志考正》一书写过序,留下著名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论断)。

邓广铭的《辛弃疾传》,《岳飞传》两书名气很大,怎奈微信读书里一直没上架。因为没那么迫切想看,所以我一直等着。

说这一段,是想说学术研究,师承可能很重要。研究方法,观点,水准都会有一脉相承的因素。这篇读后感不会涉及对上述书籍本身以及作者的评论,以上算是一个背景交代。

这里主要说说看完上述这些书以后,对岳飞及其时代,岳飞之死,相关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在我们的潜意识或者惯性思维下,总坚信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是“完人”,如果有人说出一丁点偶像的缺陷,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我第一次有此感悟,或者说反省是十多年前,看《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当时在课堂上,老师推荐要看的。课后自然很多同学到图书馆去借阅,因而我是过了很久才读到这本书的,记忆犹新。具体到让我反省的是关于海瑞的内容,至今清楚的记得章节标题是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还顺带提一下的是,当年推荐看这本书的老师是台湾人,比较遗憾我忘记他的名字了,只记得他的普通话十分蹩脚。一个说着蹩脚普通话的台湾人,在祖国大陆高校教授政治学的公共课,如此,时间不过十多年尔,就已经开始让人怀念,充满想象了。

对这段经历还记忆犹新,自然是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章节带给我的震撼,“觉醒”。如此背景,读岳飞,宋高宗,秦桧的故事,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想法。

除了常见,主流意见,导致岳飞之死的其他因素还有哪些值得关注,探讨,岳飞的“古怪”在哪里。

1.“不合时宜”,“过多的”关注了立太子事。多次上书,要面圣,当面说这个事情。“国本”问题,历来是大事,涉及权力交接。有明一代,一直受“国本”问题的困扰,清朝设立“秘密立储”制度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掉权力交接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如此。道理很简单,值得说道的也很多。“天无二日”,立储以后,各方势力会转向诸君靠拢(储君是潜力股),现任的权力会削弱和逐渐丧失。另一方面,首先倡议建储的人,最后可能因为“拥立”有功而加官进爵,成为亲信,飞黄腾达,投资回报率很高(吕不韦的奇货可居)。当然风险也很大,时至今日,妄议zy都是不可接受的。

当然,岳飞建议立储,完全处于公心。其时北方有谣言,金有意扶持徽钦二帝的后裔建立傀儡政权,与偏安一隅的南宋分庭抗礼,如此,宋高宗政权的合法性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然而,站在宋高宗的角度,他可能不这样看,或者还会有其他想法。作为统兵在外的大将,此时正值用人之际(绍兴十年,顺昌之战,淮西之战),你不专心排兵布阵,对抗外辱,时不时的上书,说要来行在见朕,有大事(建储议)商量。这不是要挟吗?(有研究认为,岳飞最早提出立储可能在绍兴七年,淮西兵变前后。绍兴十年前后是第二次建储议。)

徽钦二帝及几乎全部宗室子弟被金人北掳后,运气极好的赵构在武将拥护下继位为宋高宗,后又经历禁卫军的苗刘之变,对武将的态度是反复多变的。现在无论“北定中原”,还是偏安一隅,都需要武将。猜忌怀疑,而又不得不依靠。

有以上心路历程,统兵在外的大将岳飞的“建储议”,宋高宗不可能不忌讳,乃至极度反感,警惕。能力强的武将,容易受皇帝猜忌。在没有制度保障下,手下全是阿谀奉承之辈。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八·宋纪》
(绍兴七年二月庚子)起复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以亲兵赴行在。翼日,内殿引对,飞密奏请正建国公皇子之位,人无知者。及对,帝谕曰:“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飞退,参谋官薛弼继进,帝语之故,且曰:“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

《宋史·卷一百二十四·列传·岳飞传》
(绍兴)八年,还军鄂州。……秋,召赴行在,命诣资善堂见皇太子。飞退而喜曰:”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

宋高宗付岳飞的手札节录
(绍兴十年,顺昌之战期间)
“览卿来奏。欲赴行在奏事,深所嘉叹。”

“卿乞赴行在所奏事,甚欲与卿相见。……(此时正是)缘张俊亲率大军在淮上。……侯到光、蔡,措置有绪,轻骑前来奏事,副朕虚伫也。”

“览卿六月二十二日奏,… …侯措置就绪,卿可轻骑一来相见也。”

(绍兴十年,北伐时)
“朕久欲与卿相见,事毕,轻骑一来为佳。余侯面议。”

“比闻卿已趣装入觐,甚慰朕虚佇欲见之意。但以卿昨在京西,与虏接战,遂遣诸军掎角并进。今韩世忠在淮阳城下,杨沂中已往徐州,卿当且留京西,伺敌意向,为牵制之势。俟诸处同为进止,大计无虑,然后相见未晚也。遣此亲札,谅深体悉。”

“览卿亲书奏,深用嘉叹,非忱诚忠谠,则言不及此。”

(绍兴十一年,淮西之战时)
“兵贵神速,不可失机会也”

“若一举奏功,庶朕去年宥密之诏,不为虚言。况朕素以社稷之计,倚重于卿,今机会在此,晓夕以佇出师之报。再遣此札,卿宜体悉。十五日。付飞。御押。“

“屡发手诏,及毛敦书、张去为继往喻旨,朝夕需卿出师之报。览二月四日奏,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近在淮西,势所当先。兼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琦、李显忠等皆已与贼对垒,卿须亲提劲兵,星夜前来蕲、黄,径趋寿春,出其贼后,合力剿除凶渠,则天下定矣。想卿闻此,即便就道。再遣亲札,宜深体悉。付岳飞。御押。”

宋高宗赐岳飞手敕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岳飞死后,最开始替他平反的是宋孝宗,正是他的建储议里要拥立的资善堂里的皇太子。当然,宋孝宗替岳飞平反,曲折还很多,无关此文主旨,就不再述了。

2.岳飞本身的性格缺陷。本意只是想简单,随意写写自己读完上述书籍后的最直观感受,想法。写第一点时,自然不自然的又回去查找很多史料,想写的严密些,似乎违背了我的初衷。至此以下各点就信笔由疆,随意写了,如有不妥,勿怪。

高宗曾承诺岳飞统领节制大部分军队,约为全部兵力的七分之五,”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倘违斯言,邦有常宪”。不知何故,高宗不久就反悔了。对此,岳飞似乎很不快。紧接着发生淮西兵变,岳飞以养病及回庐山给母守孝为由,撂挑子不干了。对此,宋高宗回复,”卿其勿事形迹,以济功勋”,“至于求闲之请,非朕所知,虽累请无益也”。

张浚(时任枢密使,掌管全国军队的总司令。在岳麓书院一文中有提到,岳麓书院山长,与朱熹齐名的著名理学家张栻,是其子)得知岳飞擅自离职,也怒不可遏,他上奏高宗,说:“岳飞积虑,专在并兵,奏牍求去,意在要君。”

在“岳飞辞职,淮西兵变”一节,王曾瑜比较含蓄的总结到:“反映了岳飞的武人气质和性格的倔强”。

在王书中,还简略提到岳飞有一次同赵秉渊(时任江南兵马钤辖)饮酒,在酩酊大醉之后,几乎将赵打死。喝酒误事,此情节与张飞几乎一模一样,不知是真实的,还是杜撰。

至于岳飞平定内乱,占压农民起义,就不展开了。没必要讳言,或者美化,或者做更多解读。

评价历史人物,史实时,喜欢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当成事实。从而希望应该如此,本该如此。正面形象的历史人物总希望他是完美无瑕的。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精神洁癖。

武汉黄鹤楼公园里的岳飞遗像亭

3.秦桧一人承担了所有,还搭上了自己的老婆。秦桧“于东厢窗下,画灰密谋”,其妻王氏“赞成之”,说:“擒虎易,放虎难!”历史记载里描述得绘声绘色。有人考证,这记录原本来自无名氏的野史记录,可能胡编乱造的,后人不详加考证,辗转抄录,一味承袭不实的传闻,久而久之,最后“莫须有”就真成了秦桧加害岳飞的无理之理。

当然岳飞被杀的详情,史料记录的缺失与秦桧及其党羽篡改、销毁记录文档有关。

在我看来,岳飞被杀,最大幕后凶手应该是宋高宗。如果没有最高层的首肯,如何处死岳飞?后世(包括岳飞的儿子岳霖,孙子岳珂),为尊者(高宗)讳,有些事实不能详加考证,表述。包括孝宗为岳飞平反,碍于高宗的脸面,平反的言辞,行动也有些暧昧不清,意兴阑珊。后经过光宗,宁宗,直至理宗才完全给岳飞平反。理宗是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这是几百年后,继烛光斧影后皇位再次回到太祖这一脉。

宋理宗给岳飞的赐谥告词。
敕:“主耳忘身,兹谓人臣之大节;谥以表行,必稽天下之公言。申锡赞书,追告幽穸。故太师、追封鄂王、谥武穆岳飞威名震于夷狄,智略根乎《诗》《书》。结发从戎,前无坚敌,枕戈励志,誓清中原,谓恢复之义为必伸,谓忠愤之气为难遏。上心密契,诏札具存。夫何权臣,力主和议,未究凌烟之伟续,先罹偃月之阴谋。李将军口不出辞,闻者流涕;蔺相如身虽已死,凛然犹生。宜高皇眷念之不忘,肆孝庙矜哀之备至,还故官而礼葬,颁祠额以旌褒。逮于先帝之时,襚以真王之爵。既辨诬于累圣,可无憾于九京。然而易名之典虽行,议礼之言未一,始为忠愍之号,旋更武穆之称。朕获睹中兴之旧章,灼知皇祖之本意。爰取危身奉上之实,仍采克定祸乱之文,合此两言,节其壹惠。昔孔明之志兴汉室,若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垂之典册,何嫌今古之同符;赖及子孙,将与山河而并久。英灵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师、追封鄂王,特与赐谥忠武。”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宝庆元年(1225年)五月二日。

岳飞之死,把宋高宗摘出来,岳飞死于秦桧之手,秦桧是奸臣,奸细,才能逻辑自洽。皇上是英明的,坏事都是下面人干的。

关于秦桧的奸细问题,后面再说。

顺带提一下,秦桧的老婆王氏,是神宗朝宰相王珪的孙女,而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王珪的外孙女。

文徵明《满江红》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4.岳飞冤狱时,当朝很少人为他伸张。这可能与当时秦桧及其党羽把持朝政,高压政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岳飞本身性格有关,不喜与人交接。当然这性格不影响岳飞被杀的事情真相。

如此我想到苏轼的乌台诗案,案由与岳飞的有些许相似,深究的话,不恰当的言论,文字表达,可以是妄议,诽谤朝政,有杀头的可能。原本苏轼的结局应该与岳飞的差不了多少,但苏轼能存活下来的关键点在于,有太多的人给他求情,太后,驸马,宗室,现任及前任宰相,言官名流,意见领袖,甚至还有反对派。性格决定命运,不得不服。

西湖畔岳飞墓明人石刻“尽忠报国”拓片

5.和战问题。南宋高宗一朝,最大的政治就是与金人的和战问题,岳飞被杀,根源是与金和战的选择。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言和就是卖国贼。评价历史,究竟是应该站在今人的角度,还是应该从古人的立场出发考虑,本身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另一方面,前面说过,不能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当成事实。从而希望应该如此,本该如此。如果以此出发去做事,最后可能一败涂地。

陈寅恪说华夏文明至宋而盛极。盛极而衰,悲痛更惨烈。靖康之变时,赵构幸免,而后极幸运的继位为帝。早期不断遭金人追杀,颠沛流离,飘荡海上,还因惊吓过度,不幸阳痿,终生不再有子嗣(继承人孝宗为过继的太祖一脉的宗室子弟,这个缘故,岳飞建储议更显不妥了)。至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终于安顿下来。

南唐后主李煜《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此处原本打算引用宋词三百首里放在第一位的赵佶的《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但对南唐后主李煜这首词印象更深(纪录片《北宋帝陵》片头放了这首词),用来表达靖康之耻的悲痛似乎更贴切。)

如此飘荡多年,父兄被掳北上,在苦寒之地屈辱的活着。高宗内心深处肯定是渴望安定,即使“偏安一隅”,对他来说可能也是可以接受的。此时恰逢金人内乱,实力此消彼长,双方于绍兴十一年(1141)达成和议。一定程度上,同时间的岳飞被杀可以看做和议的一部分。而另一个被明确写入和议之中的条款是:“不许以无罪去首相”,此条款保障了秦桧当国将近二十年。

当然,“北定中原”,还是“偏安一隅”,高宗的选择也是不断变化的,并非一味求和。当时的政治路线也是不断变化的。不多说了。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宋徽宗以后,到高宗,孝宗,理宗,都艺术气质十足的人(此三帝书法都不错,在位期间,书法绘画等艺术事业蓬勃发展),可能本身进取心不强,不喜舞动弄枪,金戈铁马,收复失地,开疆拓土。

6.南宋前期的安定。南宋能偏安一隅,此后享国150多年,高宗打下基础,功还是不可没的。

收归兵权。连年征战,宋金双方实力此消彼涨,加之金人内乱,高宗定下主和的基调。此时收归大将兵权成为必然的选择。战时各大战区(川蜀,荆襄,江淮),大将已经比较难号令,彼此不能协同了。一旦休战,恐怕是很大的不安因素。绍兴十一年,高宗将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大将召回京师,委于枢密使,副使等职,实际是解除了他们的统兵之权。似乎还不放心,高宗可能决定拿一人开刀,取到威慑作用。高宗最先想动的人是韩世忠(这些大将中,只有岳飞与韩世忠是主战的)。事先听到风声的岳飞向韩世忠透露了消息,韩随即面圣陈情,最终韩得以幸免。而岳飞则成了“典型”。有时想如果韩世忠被杀,恐怕就不会有后续岳飞的冤案了。这一段可以看作有宋一代,第二次的“杯酒释兵权”,只是这杯酒中还带有血腥。客观的说,淮西之战后,收三大将的兵权,是符合时代背景的,客观上巩固了南宋的政权稳定。

中兴四将图卷.南宋绘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政权合法性。因为得位有很大的幸运成分,高宗为新王朝的稳固及皇权的合法性做了很多舆论工作。比如奉迎徽宗梓宫及皇太后回銮,创作大量“中兴”主题的绘画作品(古代文化水平不高,绘画用作政治宣传,黎民百姓更容易理解)等。此外还制造了大量冤案,冤狱,以期钳制言论,禁锢思想。

禅位。高宗晚年禅位给孝宗,可以看作是为稳定南宋初年政局的神来之笔。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古代和平禅位的并不多,而宋朝独有四次,且从高宗到孝宗,然后光宗,宁宗居然是连续三次的和平禅位,路径依赖?这其中,“祖宗家法”的思维惯性恐怕还是发挥了些许作用。

7.秦桧是金人奸细间谍?南宋初,宋金双方的谍报工作都做的很频繁。邓广铭首先在《岳飞传》(初稿于1945年,1954年二改)中明确提出秦桧为金人奸细间谍的观点。王曾瑜从其师之说,只是表述的比较含蓄,在《岳飞新传》(初稿于1983年)中说,岳飞被杀,老百姓都说秦桧是金人间谍。然而说秦桧是间谍并没有直接证据。

另一种观点认为秦桧是逃归的,并非金人间谍。这一种观点现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引用。但秦桧所做所为与间谍无异。

因为秦桧主和(可能有揣测上意,曲意迎合的考量),金人认为其当国与自己有利,因而提出“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的条款,无形中巩固了秦桧的相权,使高宗最终骑虎难下。

岳飞手书“还我河山”,武汉黄鹤楼公园

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把理想的状态,当成了现实。这并非时代的局限,而是人类,人性的局限。至今我们仍然在追寻这样的理想。而岳飞的悲剧仍然在不断重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匆匆数笔,记之以俟来者。(2024.3.17)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展 西江第一楼--滕王阁

  评论